本文對太陽能電池的暗電流產生原因進行了系統的研究。暗電流不僅僅包括反向飽和電流。還包括薄層漏電流和體漏電流。在太陽能電池實際生產中,暗電流高于5A的電池比例偏高,其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。我們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,研究了暗電流高的原因。并在生產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。 1、引言 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,給PN結加反偏電壓(N區接正,P區接負),此時會有反向的電流產生,這就是所謂的暗電流。對太陽能電池而言,暗電流不僅僅包括反向飽和電流,還包括薄層漏電流和體漏電流。反向飽和電流是指給PN結加一反偏電壓時,外加的電壓使得PN結的耗盡層變寬,內建電場變大,電子的電勢能增加,P區和N區的多數載流子數載流子(P區多子為空穴,N區多子為電子)就很難越過勢壘,因此擴散電流趨近于零,但是由于結電場的增加,使得N區和P區中的少數載流子更容易產生漂移運動。在這種情況下,PN結內的電流由起支配作用的漂移電流決定。漂移電流的方向與擴散電流的方向相反,表現在外電路上有—個流入N區的反向電流,它是由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形成的。由于少數載流子是由本征激發而產生的,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,熟激發產生的少子數量是一定的,電流趨于恒定。太陽能電池片可以分3層,即薄層(即N區),耗盡層(即PN結),體區(即P區)。復合的過程始終伴隨著載流子的定向移動,必然會有微小的電流產生,這些電流對測試所得的暗電流的值是有貢獻的,由薄層貢獻的部分稱之為薄層漏電流,由體區貢獻的部分稱之為體漏電流。 2、實驗及分析 在太陽能電池實際生產中,暗電流高的電池比例偏高,同碎片率一樣,是影響電池成品合格率的兩大主要因素之一。這些電池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極其復雜,我們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,分析了暗電流高與5A電池產生的具體原因,并在生產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。 2.1硅片內在質量原因 鑄造多晶硅相對直拉單晶硅的制備工藝簡單,成本較低,但控制雜質和缺陷的能力也較弱。鑄造多晶硅中的氧、碳、氮、氫及金屬雜質和高密度的晶界、位錯以及微缺陷都有可能造成電池反向電流的增加。所以,在鑄錠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硅料的雜質含量,優化鑄錠工藝,嚴格控制硅錠的雜質含量和電阻率等參數,嚴格控制微晶缺陷產生。圖1顯示的是經過線鋸切割后受損傷的硅片表面情況,表面完全與硅基體剝離,大大影響了硅基體表面性質。 
圖1鑄造多晶磕蜀出躺醐瞎惦受損傷的硅片表面情況 2.2電池的加工工藝原因 2.2.1制絨工藝 1)潤洗污染:在多晶硅片酸制絨的生產過程中,潤洗系統內部會生成不溶性鹽類,在對硅片進行潤洗的過程中會污染硅片的表面,形成PN結缺陷,進而影響鍍膜,在雜質處未鍍膜或形成鍍膜缺陷,燒結時污染,尤其是人為污染;優化電池加工各工序的工藝,避免機械損傷,對降低電池的暗電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漿料會在在雜質處穿過薄膜層,造成電池的反向暗電流增大。 2)風刀油水污染:主要是壓縮空氣中油水的污染。在制絨設備中,各工藝槽后均有風刀,其作用是去除硅片表面的化學液體和水。風刀用的氣體為壓縮空氣,其中含有部分油和水的混合物,它會玷污硅片表面,從而形成表面缺陷。 2.2.2擴散工藝 PN結均勻性差,高方塊電阻的硅片PN結相對較淺,相同的燒結條件下,PN結較淺的地方易被漿料穿透,造成漏電流偏大。在生產中應嚴格控制方塊電阻的大小,調整合適的工藝,使方塊電阻的均勻性提高,從而降低電池的暗電流。
|